——“”项目的贵州实践
“启程计划”项目(即中西部青年国际培训就业扶贫项目)是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发起的,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青年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学习及一定语言培训,从而进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就业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公益项目。江苏服务有限公司是“启程计划”的“实施基地”。“启程计划”项目实施基地的有限公司,在2018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送对外劳务扶贫试点企业名单和省级贫困县名单的通知》(商办合函〔2018〕235号)中,被明确为全国对外劳务扶贫试点企业之一。
年轻人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让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有技能、有岗位、有力量,是帮助整个家庭摆脱贫困的关键。助力贫困地区的青年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是“启程计划”项目最美丽的初心,更是作为“启程计划”实施基地的最沉重的使命。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任务重。“启程计划”项目启动伊始,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就把目光投到了贵州。几年来,该公司已经与贵州、四川、重庆、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55所职业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累计培养有出国意向的学生3000多名,累计外派贫困地区青年劳务人员500多人到国外就业,其中贵州籍学生近300名。
让青年有“技”可依
民间有句俗话:“荒年饿不住手艺人。”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青年通过相关职业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改变家庭的贫困命运,“启程计划”项目发起的初衷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谋而合。
据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中维介绍,“启程计划”项目就是针对职校学生拟定的。目前,该项目已经和贵州的25所职业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经过4个阶段的准备,就都有机会出国。第一阶段,在当地职校就读2年,这是同学们打基础的时候,在学校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第二阶段,到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启程计划”实习基地实习一年,这是磨练同学们实践操作技能的时候,也是学习真本领的时候;第三阶段,到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本部进行专业的日语学习和礼仪知识的学习,为去日本工作做好准备;第四阶段,就是到日本工作。
来自沿河中等职业学校2017级服装专业的张丹丹,来到江苏唯路易实业有限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在加工车间,每天开工之前,他都会花上不少的时间,仔细地检查机床配件,清理机床卫生,准备需要用到的各种面料,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而仔细认真。
“这一年的实习期,其实就是一场技能大演习,目的是强化同学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让他们扎实地掌握真本领,有一门技术傍身,为以后就业、创业打基础。”王中维介绍,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为贫困地区的青年准备了多个实习工厂,可以提供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实习岗位,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职业愿景。更重要的是,这些提供实习岗位的工厂,从设备到技术,都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而且,工厂还会安排专业的技能师傅手把手教学,保证同学们在这一年实习期学到真正的本领,到了国外可以直接上岗。
实习工厂的职工宿舍条件很不错。工厂请了专门的清洁工打扫,宿舍的楼梯过道上干净整洁。寝室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每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热水器,通风条件良好。寝室内,除了床铺外,还有写字台、衣柜、鞋架、空调等。
“将来有手艺在身,吃喝不愁。”黄乙芳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前往日本工作。最近黄乙芳同学已经在日本通过自学考试,通过了日语二级水平测试,她现在日语水平相当于国内日语专业本科四年的学生的水平,苏中江公司为此专程到日本为黄乙芳同学颁发五万日元奖金。
让青年有“职”可谋
青年有“职”,家庭不贫。实践证明,帮助青年稳定就业,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由之路。“参与‘启程计划’项目的学生,从实习期开始,就可以逐步摆脱家庭的贫穷困境了。” 王中维说,“虽然实习期是出国前的技能大演习,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一年已算是正式职业生涯的开始,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能劳动减轻家庭的负担。”
杨想想是紫云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2017级服装专业的学生,她家里一共五口人,父母都在农村务农,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别在读初中和小学,家里负担比较重。今年7月份,杨想想来到江苏苏中江公司实习,实习期间她平均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公司每个月给她800元,剩下的帮她存起来,如果以后出国,这些钱就作为她出国的经费,如果不出国公司则会全部返回给她。公司对实习工资的分配,杨想想认为很合理,既考虑到较长远的打算,也考虑到眼前困难的解决,“因为实习工厂包吃包住,所以我平时基本用不了什么钱,我拿到的800块钱,除了留下一些零用钱,其余的都可以寄回家里,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到这快一年了,我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工厂包吃包住,每个月挣到的钱我基本上都能存起来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帮到家里,但是最起码我能自食其力,不再给家里增加负担。”来自七星关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7级服装专业的付艳也对现在的收入情况表示满意。
杨想想、付艳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参加“启程计划”项目的青年学生,都通过实现就业,切实地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如顺利地通过技能、语言、礼仪等培训,实现出国就业,收入会更为显著提高,改变家庭贫困的效果会更明显。比如来自赫章县极贫乡镇河镇乡老街村三家组的罗贵香,2018年8月到日本后,工作积极努力,现在每个月能寄回家1.1万元人民币;在七星关中职学校,2019年3月3人到日本务工就业,其中,周浪梅、路龙云4月每人实发工资140208日元,折合人民币8833元。
“启程计划”项目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直接目的,与各个职业技术学校携手,在拓宽青年学子就业之路、保障稳定就业成果等方面无疑产生了聚合之力: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贫困地区青年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搭建就业平台,牵线搭桥对接市场需求,精准提高贫困地区青年的就业创业成功率;通过争取优惠政策,加强与当地人社部门的联系,积极协调工资、工伤等权益保障,确保青年稳定就业。
让青年有“力”启程
对外劳务合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对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民生、消除贫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福祉、维护稳定,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12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扶贫力度工作方案》(商合函〔2017〕967号)的通知,明确了加大对外劳务扶贫工作的力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
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对外派出各类劳务人员约50万人,劳务人员收入约300亿元人民币,常年在外劳务人员100万人左右,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50余万人次,对于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外派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启程计划”项目正是通过将对外劳务合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与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外派劳务平台功能作用,引导贫困地区青年赴境外工作,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如今在日本企业工作的李小红,来自贵州黔东南锦屏中等职业学校。“我参加‘启程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到日本工作,听说这边的工资很高,工作3年就能够有25-4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李小红坦言,“这样我就可以帮助家里改善生活,为父母减轻负担。”
和李小红一样已在日本工作的吴小卷,是一个来自安顺紫云自治县的农村女孩,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初中一毕业就面临辍学。初中的班主任戴璐老师和学校的刘红英主任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后,资助她上了紫云中等职业学校。进入职校以后,戴璐老师推荐她学习幼师专业,她自己却选择了服装专业,因为从小看见家里的长辈用缝纫机做民族服装,她很感兴趣。最终,她选择了“启程计划”项目的服装专业,来到日本。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到日本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帮助家乡更多的困难家庭,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吴小卷眼里含着泪花,眼神异常坚定。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更加珍贵的是,我们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来到这里,开阔了眼界,也打开了思维,我们现在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年轻人,特别是生活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农村青年,必须要走出来看看,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技能和理念,才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真正的精彩人生!”在整洁干净的车间里,来自贵州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吴琪凤和来自贵州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的王光会熟练地操作这眼前的机床,机器轰鸣作响。
王中维介绍,“启程计划”通过在国内、国外工厂的培训、实习、工作、生活,能帮助贫困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接受工业化的熏陶,并拥有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在思维上、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人际沟通能力上、在外语技能和实用技能上,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将是他们人生宝贵的财富。这样的人才回国后,无论留在东部地区作为高级技工从事本行业工作,还是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或是回到家乡创业,都有很大的优势。
王中维说,“只有让孩子有知识、有技能、有见识,他们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有力启程自己的美好人生。”
王中维介绍,江苏苏中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具有20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司将脱贫攻坚战与对外劳务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外劳务合作拓宽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渠道,提升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助力贫困地区人员脱贫致富。
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整个过程规范、透明,使中西部青年能够安心、放心出国就业,目前已有上万人次通过该公司安全出国、安全回来,并带回大量的外汇,实现了脱贫致富,开启了精彩的人生。
来到日本后“启程计划”学员学会了独立,亲自下厨做饭
终于圆了“出国梦”的“启程计划”学员好开心
“启程”档案

张天琴和“水木年华”在北京参加“启程计划”项目形象大使聘请仪式
张天琴: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张天琴,一个有梦想的贵州女孩,2014年3月曾作为“启程计划”学员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启程计划”项目形象大使聘请仪式。
张天琴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家里姐弟3人。从小懂事的她渴望走出大山。在得知“启程计划”出国平台后,她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积极报名,通过自身的努力于2015年顺利出国到日本工作。3年的出国工作为她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回国后她自己开了一家餐厅。
石宝先:有梦想就努力实现
石宝先回国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图为石宝先在给学生们上日语课。
石宝先于2015年10月作为“启程计划”的学生,通过了日本富山高桥会社的考试,去日本进行了3年的实习。
石宝先从小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家里姐弟两个,从小懂事的她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在得知“启程计划”出国平台后,她积极报名,通过自身的努力2015年顺利出国到日本工作。回国后,她选择当一名支教老师,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出国的梦想。
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27日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