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职业院校与江苏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初见成效
一、毕节市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毕节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4所,有在校生5.4万人,开设有学前教育、护理、汽车维修、服装设计与生产加工等53个专业。由于毕节市是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本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还需进一步发展发展,才能满足毕节市人口就业大区、开发示范区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发展需求。2018年,市内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生12762人,就业率95.93%,专业对口就业率72.26%,创业率2.03%。
二、公司及“启程计划”项目
江苏苏中江公司系经江苏省商务厅批准成立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亦是商务部指定的对外劳务扶贫试点企业,公司自1992年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至今,累计外派劳务人员三万多人。
江苏苏中江公司于2013年底推出“启程计划”项目,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青年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学习及一定语言培训,从而进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就业的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通过该项目,贫困地区青年不仅可以提高工资收入,积累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可学得一项技能,扩展国际视野,从而为今后回国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启程计划”项目符合中央《关于打赢中西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有关“通过劳务输出脱贫”的精神,因此也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贵州、四川、重庆、河南、山西 、内蒙古等地区52所职业学校与苏中江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毕节市职业院校与江苏苏中江公司校企合作实施“启程计划”情况
2015年,江苏苏中江公司法人王中维到市教育局职成科推介“启程计划”,职成科负责人觉得:由苏中江公司免费提供服装专业设施设备、专业教师、日语培训,负责安排实习就业和出国务工,保证在日本务工3年,能取得3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对于处于“三缺”阶段(缺设备、缺师资、缺就业岗位)的毕节市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合作项目,作为项目合作方,毕节方面只需要提供校舍、生源和公共文化课教师就可实施合作项目,无论是从扩大办学规模聚集学校人气,还是从精准就业有效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从提高贫困家庭人均收入的角度来说都需要这样多赢的合作项目。
但当年中日关系处于历史低位,两国围绕钓鱼岛问题关系不断恶化,甚至有不惜一战的民间言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与日本有关联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政治风险、安全风险都比较大,很多家长不接受孩子到日本务工,项目落地有很多困难。但稍有眼光的人都会看到,钓鱼岛问题不仅涉及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还涉及日美关系、台湾问题,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局部战争和不堪设想的后果,当年的中日双方都处于经济困境,只是需要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转移国内矛盾,两国仍然处于政冷经热的矛盾可控阶段。基于这一理性的研判,毕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态度明确,支持个别需要发展、急需走出困境的学校考察苏中江公司和“启程计划”项目。
2015年,纳雍中职学校领导班子赴江苏如皋考察苏中江公司,通过向当时在公司里接受日语培训的遵义绥阳、六盘水盘县的学生了解学习、培训情况和出国务工想法后,与苏中江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开设“启程计划”项目合作。当年,项目合作班招生117人,2016年招生96人,第三年通过苏中江公司安排到如皋市服装企业实习并接受日语培训的42人,目前日语测试达标后到日本务工的17人。2016年,通过观望纳雍与苏中江的合作情况后,赫章中职学校、七星关中职学校开始与苏中江公司合作实施“启程计划”。赫章中职学校2016年招生42人,2017年招生81人,2018年招生76人,2019年招生138人,目前到日本务工的13人,其中,来自赫章县极贫乡镇--河镇乡老街村三家组的罗贵香同学,2018年8月到日本后,工作积极努力,现在每个月工资的工资能节约1.1万元人民币寄回家。七星关中职学校2017年招生19人,2018年底9人到如皋市服装企业实习和培训日语,5人通过了日语测试,2019年3月3人到日本务工就业,其中周浪梅、路龙云4月份实发工资140208日元,折合人民币8833元。2018年未招生,2019年招生86人,学校计划将该项目作为将服装专业打造为特色专业的有力支撑。
四、“启程计划”对于毕节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改善了我市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办学条件,解决了学校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无专业师资的问题;二是通过组织毕业生到日本高薪就业,迅速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带动贫困家庭脱贫;三是践行、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24条“鼓励职校学生到国(境)外实习”的规定;四是在日本的现代化企业就业,能接受到现代企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提高出国高薪就业的宣传,可带动中职招生良性发展。
五、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请求苏中江公司选派最强的专业教师和日语教师团队到毕节的职业院校开展教学;二是加强正面宣传,做大“启程计划”规模,力争有5个以上学校进入项目,每年有招生500人,选派到日本就业的学生达到100人。三是通过重大风险防范意识,要求校企合作双方提高对在日就业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权益维护得到充分保障。